近日,天辰公司總承包的天津渤化“兩化”搬遷改造項目環氧丙烷/苯乙烯(POSM)裝置乙苯(EB)單元投料試車一次成功,裝置運行平穩,并產出合格產品乙苯,為下游單元開車投產奠定了基礎,距離項目全面投產又近了一步。
作為“兩化”搬遷產業鏈條的重要一環,POSM裝置年產20萬噸環氧丙烷聯產45萬噸苯乙烯單體,產品廣泛應用于精細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等領域;其中乙苯單元采用的專利技術,與傳統技術相比,具有產品收率高、操作控制平穩、能耗低和環境友好等突出優勢。
POSM裝置產品市場空間廣闊
POSM裝置上游原材料主要為煉化一體化項目產出的乙烯、丙烯和苯等,之后通過共氧化法生產環氧丙烷和苯乙烯單體涂料在線coatingol.com。
POSM工藝流程方塊圖
(以采用均相鉬基環氧化催化劑為例)
PO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,為目前市場上流通交易額排名前三的丙烯衍生物。其最大用途是合成聚醚多元醇,進而與TDI/MDI反應進一步合成聚氨酯高分子材料,廣泛用于軟體家具、汽車、冰箱冷柜、建筑保溫材料及防水涂料等領域。目前,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聚氨酯消費中心,預計未來聚醚多元醇消費量的增長速度將與我國GDP發展水平持平,市場空間較大。此外,環氧丙烷還可用于表面活性劑、潤滑劑等行業,也可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可降解塑料(PPC)。
環氧丙烷產業鏈示意圖
來源:華經產業研究院
苯乙烯也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原料,主要用于生產EPS/PS、ABS/SAN、丁苯橡膠/丁苯膠乳、不飽和聚酯樹脂等產品,下游廣泛應用于汽車、家電、醫藥、農藥、染料和紡織工業等領域。
環氧丙烷:年內將新增225萬噸/年產能
2020年之前,我國環氧丙烷產業供需呈現供小于需狀態,屬于化工產品中利潤回報率偏高的原料中間體,進而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的青睞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,導致新產能投產延后,2021年作為國內環氧丙烷集中擴能的首年,見證了供需格局從緊平衡到寬松平衡的過度。
2022年國內環氧丙烷投產可能性較高的新增產能項目如下表所示。據隆眾資訊監測,理想狀態下,2022年共計224.5萬噸/年新增產能,雖個別存延期可能,但如此數量的產能釋放,2022年作為集中擴能期的第二年,環氧丙烷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挑戰。
2022年國內環氧丙烷新增裝置預期
來源:隆眾資訊訂閱號
苯乙烯:年內將新增468萬噸/年產能
近年來,除中國以外的全球苯乙烯產能增速持續放緩。截至2021 年底,全球苯乙烯總產能接近3980萬噸/年;中國苯乙烯總產能為1523.9萬噸/年,相比2020年新增323萬噸/年,增幅為26.90%,成為全球最大的苯乙烯產能國,占全球總產能的38%。
目前,我國已成為全球苯乙烯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,我國苯乙烯行業已進入快速成長期,正逐漸向供應飽和,甚至逐漸過剩過度。2020年以來,我國苯乙烯產能快速擴增。2021年,我國苯乙烯有進一步實現了產能的新釋放:一季度安徽嘉璽35萬噸/年、中化泉州45萬噸/年和中海油殼牌二期70萬噸/年;二季度中化弘潤12萬噸/年和寧波華泰盛富45萬噸/年;三季度古雷石化60萬噸/年,四季度煙臺萬華65萬噸/年新裝置投產;此外,山東玉皇和寧波科元分別擴能 5萬噸/年及巴陵石化擴能1萬噸/年,常州東昊20萬噸/年苯乙烯裝置于9月25日左右停車后永久性關停。
2020—2021年是國內苯乙烯市場產能集中爆發的兩年,這一趨勢將繼續延伸至2022年。即便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,下游新產能投放速度逐步加快,但仍趕不上苯乙烯產能的擴張速度。2022年國內苯乙烯供應端對于市場的壓力將進一步加深,相關生產企業正面臨著愈發嚴峻的生存競爭。
2019—2022(E)年各年底國內苯乙烯產能變化 萬噸/年
來源:ICIS
2022年國內部分苯乙烯裝置投產情況
來源:ICIS安迅思
市場人士預計,到2022年中我國苯乙烯供應將大量過剩,這可能是我國由苯乙烯進口國轉向出口國不可避免的開端。